中国网·美丽江苏讯(沈洁 许竹) 7月26日,“奋进新江苏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美丽江苏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十年来美丽江苏建设成果,再绘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十年来,江苏省积极构建美丽江苏建设政策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永续发展,逐步呈现美丽江苏图景。2021年沿江地区GDP占全省比重超过77%,科技研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比重均达到全省的85%左右,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
江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资源保护,守住美丽江苏生态底线,全省耕地保有量为6873.0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5880.16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2018年以来,盘活存量面积4.89万亩,有力保障新上项目落地;统筹保护修复,筑牢美丽江苏生态屏障,全面完成长江沿线8个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省级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90个,建设规模239.51万亩,新增耕地3.84万亩,高质量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累计治理面积1.7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
江苏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2年到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从5.4万亿元提升到11.64万亿元,增加了115.6%,但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了25.8%、24.4%、40.7%、46.9%,PM2.5平均浓度下降54.8%、降至33微克/立方米,首次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22.1个百分点、达到82.4%,国考断面优Ⅲ比例提升43.7个百分点、达到87.1%,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保持Ⅱ类,太湖治理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湖体总磷、总氮浓度达到近十年来最优,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连续五年上升,2021年度达到93.6%。
在城乡美好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百姓住房条件显著提升。2011年至2021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由2011年的10.60%提高到2021年的25.56%,省政府连续10年把棚户区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实施棚改227.23万套(户),6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任务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全省住房公积金十年累计缴存16053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476亿元,支持超过258万户居民贷款购房,个人贷款金额与支持户数位居全国第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连续5年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0042个,惠及超过1000万人。
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共供水服务实现城乡人口全覆盖,目前共有158座公共供水厂建成投运,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98.7%,老旧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基本完成。十年来,全省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由589座增加至908座。2021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共完成整治黑臭水体591条。
城市建设品质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江苏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5个)、中国人居环境奖(15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数量全国第一,保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个)和街区(5个)。近十年来,新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连续举办5届江苏省园博会,全省城市(县城)公园绿地面积由408.81平方公里增长至644.85平方公里,增幅达58%,远超过同期城镇常住人口增幅20%,公园数量由826个增长至1504个,城市公园大部分实现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率达到96%。
乡村建设质量显著提升。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2.9万余户,实现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2018至2021年,改善超过30万户苏北地区群众住房条件。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540个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征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提升。2013年至2017年,江苏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集中开展以“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为主要内容的“931行动”,消除约8万余个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处理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生活垃圾日焚烧处理能力较2011年增长了2.9倍(8.27万吨),实现了设区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和县以上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全覆盖。自2018年起,推进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三年行动,至2021年底全省共新增公共泊位77.08万个,有效缓解百姓“停车难”问题。
如今的江苏,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观感美到机制美的美丽蝶变,“处处有美景、入眼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