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场——聚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精绘“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图景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无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继续走在前做示范举措。
据介绍,无锡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5万亿元、较2014年接近翻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人均GDP去年达到20.63万元、连续四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多年领跑全省,6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3个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A股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八,“中国企业500强”等四张榜单入围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2:1、苏南最优,连续四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为十年前的三分之一,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二位,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和藻情均创16年来最好水平,万元GDP能耗0.26吨标煤、全省最优,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覆盖;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群、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群,在省内率先实现一级博物馆全域覆盖,一百多个“钟书房”阅读空间遍布全市,连续五届荣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七星级奖”,社会文明程度指数居全省前列,交出了“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过硬答卷。
无锡下一步将在着力稳经济、促转型、防风险、惠民生,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无锡力量”。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务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力促到2027年,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43%、55%,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重点发展未来产业整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在重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组建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建成10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00家。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把加强太湖治理、重现碧波美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标志性工程,持续强化外源减量、内源减负和生态修复、应急防控、能力提升,狠抓全域排污口整治、农田尾水治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升等重点任务,每年投入太湖治理资金超100亿元,力保无锡的13条主要入湖河流在明年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推动太湖水质和藻情一年更比一年好、尽快实现根本性好转,力争到2025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达到Ⅲ类,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05万吨、6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100%、95%。
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聚焦互联互通、产业科创、民生保障等领域,更大力度服务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同时,主动发挥产业互补、科创联动、乡贤资源等优势,立足长三角务实推进与粤港澳、京津冀的战略互动,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在无锡集聚、配置、增值,在推动上汽大通这类跨区域布局企业更快实现“第200万辆、300万辆”,在建成6个营收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携手打造更多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守护传承江南文脉。把文化传承与推动发展融合并进,赓续弘扬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焕新打造太湖明珠、大运河、苏东坡等城市文化IP,持续壮大数字电影等标志性产业影响力,大力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