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邺老人三十余年共收集老校徽700多枚 每枚背后都有一个被遗忘的故事
中国网•东海资讯2018-08-20 09:31:28
大字

  在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的奥体社区里,六个展柜整齐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校徽。收集这些校徽的是住在奥体社区翠杉园的王永清老人,王老先生收集校徽已有三十多年之久,到现在为止已经收集了七百多个。

  王永清的收藏品除了校徽之外,还有钱币、布票、邮票、粮票和香烟盒,但校徽却是他收集得最多的。谈起自己收藏校徽的初衷,王永清表示,他父亲原来在南京地质学校工作,后来因学校并入了东南大学,父亲特意保留了两枚校徽给他,也是因为这两枚校徽,促使他走上了收藏的道路。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去朝天宫、南艺后街这些淘古玩的地方转一转,看见值得收藏的都会买下来,毕竟现在老校徽也是越来越少了。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这几个自治区的校徽都是好不容易才淘来的。”一提到校徽,王永清总是滔滔不绝。

  王永清说:“收集校徽是为了纪念,因为校徽有着历史的厚重感,每一枚校徽的设计、材质、文字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每个人对于学校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校徽很值得收藏。”有时王永清还把自己珍贵的收藏品拿到孙子的班级展览,给孩子们说一说那些年有趣的往事,也希望通过诉说历史来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据王永清介绍,民国时期的校徽为倒三角形,也是现在存世量极少的校徽。解放初期的校徽多为矩形,并且左侧都带有一颗醒目的五角星。不同时期的校徽材质也不同,有些校徽是布制的,可以让学生缝在衣服上,六十年代的校徽大多是铜制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铝制的、不锈钢的或塑料的。

  “在早些时候,一个学校的校徽还会有不同的颜色搭配。”王永清以南京大学为例,介绍道:“红底白字的校徽是供老师佩戴的,白底红字的是学生佩戴的,而留学生佩戴的是黄底红字的徽章,白底蓝字的则是为大学里的其他职工准备的。”

  王永清认为,收藏老校徽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挖掘它背后那些被人遗忘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如今已不存在的学校。他说:“旧时的校徽是当时学生所在学校的证明,是学生们进校门、进图书馆的唯一凭据,每一枚校徽背后都有编号,丢失要登报,现在虽然学校也发校徽,但已经逐渐失去了通行证的意义。”

  王永清老人表示自己很乐意把这些收藏品放在奥体社区供大家参观欣赏,他说:“奥体社区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这些收藏品不拿出来给大家欣赏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校徽了解历史,人还是要有点情怀的!”

大家都爱看
0258633311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