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 南京打通职称申报“最先一公里”
中国网•东海资讯2018-08-23 08:29:16
大字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唯”学历资历论文倾向,实现职称评审各要素创新突破。改革后职称申报有哪些变化,是不是意味着评职称更容易了?22日,南京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地方版”改革意见解答了很多人的困惑。

  在宁就业创业人士均可申报

  南京市人社局局长刘莅说,南京此次改革着力打通职称申报的“最先一公里”,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通道。首先打破户籍、档案限制,凡在南京就业并缴纳社保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均可按规定在南京申报职称;二是打破身份限制,在南京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及海外人才可以和本地人一样申报职称;三是打破地域限制,企业总部在南京,派驻外地分公司或子公司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可在南京申报;四是打破人事关系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可按程序在南京申报,且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

  业内人士指出,职称评审打破户籍、档案、地域和人事关系限制,对于充分激发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南京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都将产生重要意义。

  破除“三唯”突出专业实绩

  针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关心的“三唯”问题,南京此次打出“组合拳”,提出多项改革措施:破除唯学历倾向,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特点,科学设置学历、专业要求,对部分系列取消专业一致性要求;破除唯资历倾向,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适当放宽资历年限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分系列开展职称申报评审条件修订工作,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突出专业实绩。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对专业技术人才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的评价。

  试点下放中级职称评审权

  南京此次全面下放各系列初、中级职称初定权限,取消原中级职称初定中的市级复核环节,同时推行初、中级职称初定无纸化办理。

  南京将江北新区、江宁区作为集成改革试点区域,全面下放各系列初、中级职称评审权限。据南京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就业创业科薛峰介绍,按照初步计划,江北新区今年将率先承接机械工程、化工工程、电子信息、建设工程四个初、中级技术的职称评定,涉及的专业技术人员预计超过500人,“以前他们都要跑市里申报,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就可以评职称了”。

  为方便广大申报人员,从今年起,南京职称申报人员不再需要自己提交社保缴纳证明及学历验证材料,而是由市职称部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通过对接相关数据信息平台对申报人员的有关信息进行后台核验,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人才评价

  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评价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南京已有4家行业协会(学会)承担相应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为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南京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公共人才服务机构等各类人才评价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

  这是南京在省内首次提出通过社会中介承接人才评价职能。刘莅介绍,人社部门将会同市有关部门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同时继续加大放权力度,鼓励大型科研院所、医院和骨干企业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评审。

  评审诚信档案纳入信用共享平台

  在权限下放后,如何实施有效监管,保证职称评审结果的“含金量”也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南京将通过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坚持评审回避、公示和巡查制度,建立倒查追责机制等,建立规范完善的职称管理制度体系。通过采取控制申报数、评审通过率等措施对职称申报整体数量、结构进行宏观调控,并参与职称申报评审重要环节,加强对评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同时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对于失信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纳入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大家都爱看
02586333119 回顶部